close

有一天無意間發現這篇文章,之後發現這篇文章存放在學校網頁的校史室的幼教系系史
還蠻想知道是誰寫的,感覺比較像個人心得啊

(一)草創時期的規劃
※宗旨:
本系以培養幼稚園師資、幼兒教育相關產業專業人才、幼兒教育學術研究人員為宗旨。除幼兒教育專長領域之充實外,大學通識教育的涵養,亦為強調之方向;隨著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公佈實施,本系多元化之課程,更加注重優良教師特質之培養,以期本系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目標:
本系遵照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多元化之課程,注重優良教師特質之培養,期本系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力,培養學生具備以下知能:
1. 具備幼兒教育知能與幼推園教學能力。
2. 培養幼兒教育行政知能。
3. 培養幼兒教育研究之興趣、態度及能力。
4. 具有特殊幼兒教育專門知能。
5. 具有幼兒教育相關產業專業知能。

◎就環境、師資、課程方面:
民國七十二年還是幼師專時,科主任是吳貞祥主任,到民國七十八年,學校準備將科改為系,所以當時的院長就請林佩蓉老師自回來規劃幼教系,科跟系時期加起來,林佩蓉老師總共當了五年半的主任。而當時系上的老師就和現在差不多,原木系上的老師,黃意舒老師、盧美貴老師為助教,莊貞銀老師、宋海蘭老師、彭老師皆是兼任老師,而許碧勳老師原本是英文助教(?),許老師當時表達願意到幼教系任教,系上當然非常歡迎,因此許老師就成為我們系上的老師。

民國七十九年,學校人事異動,由老師們選擇自己想要任教的學系,而在校服務年資夠久者升為講師,當時幼教系正值剛起步之重要時期,林佩蓉老師認為幼教需有專業人才,因此鼓勵老師們往上進修深造。後來,又聘了兩位老師,一位是幸曼玲老師,一位是陳正乾老師,一直到最近才又聘請金端芝老師。以上是有關於師資方面的轉變。

至於環境方面,當時初轉變為系時,我們系上的辦公室是在科學館,非常窄小,差不多只有現在研究室的大小,五個老師擠在一間小辦公室,而我們學生上課也都必須與其他系共用教室。

後來,我們搬到勤撲褸,可是當時勤撲樓簡直就像個空殼子,什麼設備都沒有,學校也不發給經費,後來經過一再爭取,學校才撥下一筆350 萬的經費,讓我們使用。現在所看到的設備,例如大地板教室、觀察室、資源中心(沒有去過)都是林佩蓉老師所規劃的,而資源中心就像是我們系上的圖書館,

原本圖書館總是給人一種較冰泠的感覺,林佩蓉老師不希望帶給學生這種感覺,所以設計採用木質材料,感覺較溫馨。

課程方面,林佩蓉老師擔任系主任時開始實施課程評量,這可說是全國首創,可惜她卸任很就停辦了,一直到近幾年來他校都實施後,我們才又恢復此制度,還有戲劇,廣電等課程皆是林佩蓉老師帶進的。我們系的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東西是非常關鍵、有結構的一些問題,始終都沒甚麼變化。

林佩蓉老師提到人適應環境有三種:「第一個呢,就是說你有本事的話,你改變環境。第二種情況就是接受它,可是有時很難去接受,因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沒有辦法改變。是我一直覺得很遺憾的地方。第三個,既然你無法改變環境或也沒有辦法適應環境,那你就是選擇離開吧!」

而且當時在改制時,會遇到一點小困難,很多人認為教幼推園的教師可以不用大學畢業生,只要國中、國小畢業,就可以來教「小人」,但是我們仍然堅持我們的專業,教幼推園也要受過專業的訓練,像目前有很多幼教老師都是不合格的。

為享受待遇的平等,所以幼教系爭取公費。而在盧美貴老師第一年進來時,就已爭取到幼教公費。使幼教系同學第一、二年一半有公費,第三年是推甄的十位同學,政府也提供了使幼教系的同學有一半的公費,實施了三年,但後來停止了是因為幼兒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所以享有公費的畢業生無法分發出去。

幼兒教育的師資在民國三十六年除了設立普通師範科,還設立了幼推師範科,原則上招收一到兩班,當時全部享受公費,一畢業就可以分發學校當老師,而且就算是到私立幼稚園教書也可以比同公立學校一樣。當時的環境無論是幼稚園或小學,甚至到大學,老師們都會嚮往到私立學校教書,因為待遇比公立學校高,所以這也算是一個誘因(怎麼感覺是相反的?)使得師範生畢業後比較願意到私立學校應徽。

民國五十三年,改制成師範專科學校時,幼稚師範科變成幼教組,五專生到四年級時就可以作選擇,行政組、美勞組、幼教組、音樂組等。幼教組的學生畢業後就可以到幼推園或小學任教,民國七十二年,成立幼兒教育師資科的時候,畢業的學生就只能在幼推園教書了。

成立幼兒教育師資科的目的,在於培養幼兒教育師資,所以如果學生想到小學任教,必須要修國小教育學分或學程共四十學分。

評:幼教系成立十年來,改變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就師資而言,老師幾乎都跟師專時的一樣,所改變的就是教師素質的提升,這點林佩蓉老師實在出力不少。至於環境與課程方面,更可見林佩蓉老師卓越的遠見,許多課程和設備在他校皆未具備時,我校即先擁有,可惜系上多未能有效利用。

(二)系務與課程的演變
幼教系創系十年來,在硬體設施方面並沒有多大改變,但在其他方面就變很多,包括系主任、行政人員、課程、學生心態。第一任系主任是林佩蓉老師,第二任是盧美貴老師,第三任是莊貞銀老師,第四任是盧美貴老師。行政人員方面,民國七十九年剛設系時,助教是彭秋美,職員仍然是林思塋,到八十三年,蕭美華學姊就被推薦到學校當助教。從她進來後,系上的發展就較有制度化,兒童中心部分,現在是佩璇,之前有一位張麗惠,再之前是李慕華。課程方面,到目前已換過五套課程,改變原因是因幼教教育思潮一直在改變,到八十八學年將國小教育學程併入課程中,算是改變最大的,一直到八十六年因為國小教育學程而開始又有新轉變。

課程的轉換,最主要是因為我們幼教的教育思潮一直再改變,一下子很注重什麼,一下子這個主題已經不再重要了,或者是說有新的方案又起來了,所以要互相的去補充不足。我們的課程一再的調整,到目前已經是第五屆了。到我們這一屆變化最大(所以是第五屆的人撰寫的),因為這一屆是要把國小教育學分納進來,也就是本來之前是148 學分,但是現在的架搆是變成168 學分,就是加國小教育學程,所以已經很不一樣了。然後之前的先驅是在八十五年,八十六年,因為八十六年那時候已經開始有學姊兼修國小教育學程,到現在變成把它放進去我們的課程裡面。

(三)師生互動
老師方面,以前的學生,尤其是幼教系的,會比現在更努力,而且更在意自己的表現。因為以前他們畢竟不是通過聯考進來的,可能會覺得在某些方面不能和別的系比,所以他們在學校參與是非常高的,高的程度是非常令人驚訝。同時他們在很多活動的表現是很卯足全力的。例如,當時舉辦的各種比賽,沒有一樣不是幼教系得第一,因為他們覺得在這些方面是他們的舞台,但是目前的學生在這方面向心力沒有那麼強。而且我們系的學生非常散,以前幼專時代的老師,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以前的老師會比較關心學生,而且聯考進來的學生確實比幼專時代的學生基本能力要好的多,在思考力,也覺得非常個人,但是沒有團體意識。

我們對學生的態度一直很開放,給學生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不能說我們系的老師對學生不關心,而是學生在學校裡會比較關心的是,一個是課業,另一個是社團或學會,我們系老師比較不會干涉學生社團的事,學生需要自由的空間。其實老師的介入不一定是管他們,老師應該陪著學生一起成長,這種成長不僅是專業的成長,也包括做人處事,例如帶領學生參與社區,來表現我們幼教系的專業,要培養我們學生有更廣的視野,多關心孩子。

我們一向讓學生有很高的自由度,不過到目前現在為止,不覺得效果很好,因為除了剛剛說到的團體的向心力,還有自己的規範,可能是所謂X世代、Y世代的價值觀,「只要我想這樣做,有甚麼不可以」,這種想法現在非常強,使得在進退應對上,例如應該有的禮貌不見了。最明顯的是,我們系的老師對學生是很包容,不論在實習或參觀的時候,一些基本的禮貌竟然還需要老師來提醒,我覺得我們老師在和學生之間的關係,除了課堂之外,那種互動非常不夠。

另外,因為第一屆學生很多人不知道必須自費就入學,學生很多都是名校畢業的,所以大家都非常認真,努力。第二屆有學生知道必須自費,所以就較甘願進來就讀。像美華學姊,就是第一屆幼教系的學生,在他們那一屆之前,是二專部的,念完兩年就畢業了,所以他們在傳承方面比較辛苦。還有當初他們進來時,幼教人是自費的,但很多學生都不知情,只知道考進師範學校就等著分發,所以在輔導方面,老師們要下很大的用心。而現在的學生還好,都比較清楚進來以很要做甚麼,以及未來的出路等等。

學生方面:盧主任做事積極、很有能力、行政績效有效率,把整個系的風氣帶得很活潑,而且她做事就是比較面面俱到,所以會比較積極的幫幼教系爭取一些事情,像幼教系可以修國小課程,也是經由她爭取後,才開始的。而莊主任,她會比較注意一些小細節,比如說她會叫我們去佈置廁所或是一些比較小的細節(似乎在抱怨)

我們在辦活動或要求我們的課程,跟主任的決定很有關係,如果系主任的作風是比較保守的話,我們的老師可能也比較偏向那一方面,而老師之間也一定會有小團體,不一定只有學生才有,而且這對學生也會造成壓力,像有些課老師教的不怎麼樣,可是我們還是必須去修,因為那是必修課,那我們會質疑我們到底學了多少。所以說實習是很重要,因為那是自己去親自體驗本身所學到的理論。
盧主任是可以把系上的氣氛帶起來,因為不管是在各個教授,或是在學生,都能夠了解幼教在當時是一個弱勢,大家都能夠為自己的前途去合作、努力(推論挺怪的:老師有小團體轉到老師教的不怎樣然後說"所以"實習很重要。而系史裡面寫這個會不會太精采?)

現在莊主任遇到的問題是我們想要去擴展我們的視野,想從幼教去跨到小學這個部分,而現在莊主任的立場變成說希望她能夠幫我們多爭取一些權利或多一些出路也好,然後變成說她必須去跟學校或別系做反應,那我會覺得她跟之前盧主任專為系上學生的做法,其實她們倆個的方向不一樣,可是她們都也是在為我們學生著想,是人格特質不同罷了,她們倆個處理事情的方法本來就不同,只是有些人不大贊成(我想你自己就不大贊成莊主任吧你)可是她們真的有在努力做。

(四)幼教學風的形成
在訪談中提到,我們系之所以會比較沒系統性,因幼教整個概念上是較有彈性的,所以學生較易我行我素,這也容易造成學生將來任職上的不適應。而且我們幼教的課程不像小學或中學需要照這一定的課程來教學,我們的體制又跟其他科系不大一樣。在幼稚園的教學上,它以活動為主,而且沒有課本,在教學上不會刻意以課本做中心,從上面做思考,都是自己必須要憑空想像,表現出來就比較靈活,因此系風算是跟這有關。而系主任的作風也會影響系上的學風,如果系主任的作風是比較保守的話,我們的老師可能也比較偏向那一方面。

至於對啦啦隊的看法,學長姐們的看法都不盡相同,例如有些學長姐認為;「對啦啦隊的看法也是他們說要參加就參加吧,我一開始沒什麼看法上,但是在事後會發現那種東西是不錯的歷程、回憶」;有些是覺得因為我們系都是女生嘛,所以像跳舞啦或韻律方面的活動,女生在一起活潑亂跳其實也蠻容易的,且女生跟女生之間較勁的是動感、活潑、可愛,其實這個我們都蠻擅長的。

學校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社會對於幼稚園老師不是持以很高的社會地位,原因是幼教發展較慢,我們學校剛開始也是如此,而後才慢慢改變。系上自己也做了許多努力,這些努力包括學生活動的表現,我們一進來就必須打響名聲,而啦啦隊比賽是我們打響名聲的第一砲,且院慶時大家都會看到幼教系。

我們系在學校算是非常活耀,參加大團體的活動都是很團結的,可能大家都是女生吧,會有那種一致對外,氣勢很盛的感覺,啦啦隊比賽的時候,那種向心力會讓人覺得在幼教系很光榮,而且比較起來,無論在思想或教學上,我們系上都比較活潑,在辦活動的宣傳方面也和別系較不一樣,這可算是我們幼教系的一個特色。幼教系整體說來比較活潑、自由、開放,當然也有人認為是愛玩,可能因為是我們所上的特徵,肢體部分的課程比較多。

(五)幼教男生的心聲
訪問多位學長之後,發覺男生在幼稚園是很吃香的,因為現今幼稚園以女性居多,因此很多園長或老師都很重視男生,因為在體能方面,男生本來就佔很大的優勢,而且男老師與女老師在教學的方式上又有很大的差異,男老師比較注重體能方面,因此很受男的幼兒喜愛,一位在職學長就說其實不會遇到什麼困難,只是心理能否調適罷了。不過也有些學長因為某些原因而轉系或以很想任教於小學。有的學長認為其實真正的出路,大部分的人都尚未確定,但有一個方向可走,那就是找一個自己的專長,成為一個幼教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自己的特色,若能擁有另一項專長,以後往其他方面發展也較容易。

不過也有些學長因為經濟的因素已經離開幼教界了,有些是認為他所面臨的困擾是常被指派獨立作業的機會較多,而合作教學的機會少,此外男生似乎只能從事體能律動方面的教學,而少其他選擇,再來就是和幼兒間較不易十分親近。

有些學長則認為進來時壓力很大,一開始跟學長蠻熱的,因為常有系的比賽,之後比較沒有活動,也就沒有那麼密切的聯繫,見面就打招呼,但是不會常常在一起。剛進來的時候,因為學長也知道說男生很少,他們也希望學弟們能早點進這個大家庭裡面!

(六)幼教系在師院的地位<如何爭取他系肯定>
訪談中提到,在我們還是幼教科的時候,總覺得比其它系矮了一截,因此向學校爭取成立幼教系。初升為系時,當然會有辛苦一些,如我們系上的學生要修國小教育學程一事,我們常到初教系修學程,例如現在大二的學長姐們,幾乎100%都有修,所以讓別人就會認為我們幼教系到底在幹甚麼,為什麼不念本科系呢?老師們卻又希望讓學生有很多管道選擇我們自己所想要的,雖然系上不希望學生外流,因為覺得花了這麼多經費在栽培學生,而不多是幼教老師,不能在這方面做一些貢獻,總會覺得怪怪的,或許也有在幼教相關事業上,但仍然不多。

學姊曾提到課程,我們在選課的時候,我們系很多在加退選之後會去教務處,而我們的系可以選別系的課,什麼時候有空堂就去選別系,然後就會有些小誤差,例如看錯代碼,我們跟教務處行政人員說時,他們會認為是自己沒弄清楚,不願意受理,而我們的系一貫比較多元,別的系可能自己的科目畫一畫就好了,而我們是要跟別的系互相協調。因為我們修國小教育學程的課很多都是初教系開的,主要都是初教系的課,所以我們必須要向初教系協調,請他們開課,或從他們那邊請老師,所以接觸的機會會比較多,摩擦也比較多。而且現在學校決議任何事,都必須經由開會決定,學校共有八個系,其中七個系是小學老師,只有一個系是幼教老師,開會時我們只有一粟,而系上老師又不懂得做社交,所以我們較孤立無援。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系在行政業務上的人才,目前只有盧美貴老師擔任附小校長。

之前住宿幼教系一律只能住五樓,只把剩下的給我們,學校很不重視我們, 現在就改善很多了,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

(七)未來的展望
1. 設立研究所,鼓勵學術研究。
2. 課程朝多元化進行,除共同必修科目外,幼教系設計有專業科目、基礎課程、教學方法課
程,涵蓋廣面學習課程。
3. 強化學生基本能力,以奠定良好教師形象。
4. 舉辦各類研究,提昇幼教師資水準。
5. 建立校友制度,輔導畢業生發展良好生涯規畫。
6. 配合幼兒教育系學生與幼兒多接觸之機會,籌畫本院教職員工托育,以利幼兒教育系學生有觀察與實習的機會。
但是幼教系未來發展還很未定,因幼教系在九十學年度將成立兒童發展研究所,到時系上如何變化還是未知數,希望將來研究所設立後發展較好,但因我們學校空間不足,設立研究所後無發展空間

而且幼教的惡質環境,使得幼教老師的流失。所謂惡質環境是指小一、小二只上半天班,而幼稚園要上整天班,在薪水補貼…等等待遇都比一般老師較差,如果沒有考上公幼,私幼也只有兩萬多的薪水,尤其中南部還更低,而且社會價值觀對於教幼推園的老師沒小學老師來得好,所以現在只能做一些補強的工作,提升幼教的環境、品質,例如:幼托整合、幼小銜接等,像現在已經有發放幼教,以改善整個幼教環境,且期待培育出的幼教老師,能夠具有專業的特質,以及五心上將等等。
幼稚教育城鄉的差別方面,城市教育已經開放、活潑,內容以比較符合幼兒;鄉下則多為小學的先修班,也許是擔心無法和城市的小孩競爭吧!所以教育制度會有不一樣之處。而在幼稚教育的惡質環境中,幼教老師有評:學校的教育方針一直在改變,而學生的心態也一直在改變。究竟是教育方針、社會環境改變了學生,還是學生的想法改變了一切?幼教系未來的發展又會如何?我們雖然是小小的學生,但相信我們對幼教系的未來也是有影響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udiahua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